admin | 独特体验活动
在哈尔滨体校的举重训练馆里,每天清晨5点,都能听到杠铃片碰撞的金属声。17岁的张磊(化名)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第一组抓举训练,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橡胶地板上。这个来自黑龙江农村的少年,正用每一克肌肉的力量,撬动自己的命运。
冰城走出的"铁疙瘩"
三年前被教练从县级运动会发掘时,张磊的体重还不到60公斤。"当时他扛着比自己还重的杠铃,眼神像头小狼崽",主教练王建国回忆道。如今这个曾被戏称"豆芽菜"的少年,已经能在挺举中举起160公斤,相当于两个成年男性的体重。
训练日记摘录:
"12月3日,-25℃,手套结冰了。王教说俄罗斯选手这个季节也在室外训练,那就继续。"
"12月3日,-25℃,手套结冰了。王教说俄罗斯选手这个季节也在室外训练,那就继续。"
冬奥之城的热血传承
哈尔滨作为冰雪运动名城,举重项目常被忽视。但体校的砖红色训练房里,墙上泛黄的照片记录着从这里走出的3位全运会冠军。张磊总会在训练间隙盯着这些照片发呆,"我想让照片变成彩色的——穿着国家队队服的那种"。
阶段 | 训练量 | 突破成绩 |
---|---|---|
2021年入校 | 每周20吨 | 抓举70kg |
2023年冬训 | 每周45吨 | 挺举160kg |
去年冬天零下30度的早晨,张磊在加练时拉伤了腰部肌肉。队医要求停训两周,他却偷偷在宿舍用矿泉水瓶装沙土继续练上肢。"举重运动员的黄金期太短了",这句话他总挂在嘴边。如今这个把杠铃杆磨出掌纹的少年,正在准备明年的全国青年锦标赛——那是通往国家队的跳板。
当被问到是否想过参加世界杯时,张磊用沾满镁粉的手擦了擦汗:"先举起眼前的重量,剩下的交给时间。"训练馆的窗外,哈尔滨的冰雪正在春日里消融,而某个少年的梦想,正变得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