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的骄傲!中国冬奥旗手第一人赵伟昌、冬奥三金王周洋传递北京冬奥火炬

admin | 独特体验活动

中国冬奥首位旗手:赵伟昌

冰雪人物志·吉林骄“奥”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中国冬奥会首位旗手赵伟昌手持北京2022冬奥火炬入场!

图片由吉林日报提供

1980年,新中国第一次踏上了冬奥赛场,在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赵伟昌担任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可谓是新中国奥运会(含夏奥)旗手第一人!赵伟昌为中国的冰雪运动、为吉林为长春的冰雪运动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2年过去了,已经72岁高龄的赵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场关于奥林匹克的“传承”。

1950年,赵伟昌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世纪70年代,赵伟昌可以说是国内最出色的冰上运动员之一,连续11次夺得男子全国速度滑冰全能冠军,26次打破全国纪录,并在1975年奥斯陆世锦赛上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亚军。

2022年,赵伟昌即将迎来人生中第六个本命年,家门口举办冬奥会一直是他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照进了赵老的现实。北京冬奥会,赵伟昌成为了北京2022冬奥会的火炬手,再度参与到“冬奥”之中。

北京2022冬奥前期,在赵伟昌家中,浓浓的冰雪气息刻在了家里每个角落。明亮的客厅里,两张老照片异常“显眼”。其中摆在电视柜上的是赵伟昌在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冰场上的英姿,黑白色照片彰显了它的意义和厚重。客厅一角的柜子上,赵伟昌担任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的彩照瞬间将大家的记忆拉回到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41年,但那种激情而又热烈的场面仍历历在目。”在接受采访时,赵老拿起这张彩照,眼中写满了回忆。这张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入场的照片,赵伟昌十分珍惜。在他看来,新中国第一次迈进奥运赛场,他是第一人,走了第一步,历史意义重大。“1980年,我已经30岁了,真是非常荣幸,也非常幸运,在运动生涯的最后阶段能参加冬奥会这样的大赛。而且担任中国代表团的旗手,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赵伟昌清晰地记得,当他手举国旗,迈进冬奥会开幕式的第一步,全场观众对中国代表团重新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全场都在欢呼,在这样的场面之下,所有人都非常激动和兴奋。当然,我的使命感要更强一些,毕竟作为代表团旗手,要专心致志举旗,不像其他队友可以四处看,向观众致意挥手。”

在赵伟昌家中的储物柜中,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运动员参赛证静静地摆放着,旁边还有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速度滑冰成年男子组全能冠军的奖状,以及各种各样的奖杯。这些“老物件”保存如昨,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2015年,中国申冬奥时明确提出“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2018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目标,也是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一步步兑现。

2022年年初,赵伟昌参与录制了《云上冬奥,特别访问——2022北京冬奥会吉网直播间》,在节目中,作为老一辈的冰雪运动员,赵伟昌深刻地感受到,如今的中国已经具备世界一流的冰雪设施。不仅在北方,南方省份的冰雪运动也蓬勃地开展起来。他说:“我知道很多朋友喜欢冰雪运动,吉林是冰雪胜地,有很多冰雪先天的自然条件,所以我们都要大力推广滑冰滑雪,宣传力度要大,全民都要参与进来。”

对于北京冬奥会,身为冬奥会的亲历者,中国第一位冬奥开幕式旗手,赵伟昌对中国冰雪健儿们寄语非常实在——“升国旗、奏国歌,让五星红旗在家门口升起,中国的国歌在赛场上奏响。希望我们的运动员努力取得好成绩,在更多的项目上取得突破!”

吉林冰雪名将:周洋

冰雪人物志·吉林骄“奥”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行,冬奥短道速滑冠军、吉林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冬奥“三金王”周洋成为开幕式现场传递火炬手。

早在当天上午,周洋就通过个人社交平台,晒出自己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确认函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证书,并写道:“2022北京冬奥会90后火炬手 周洋 已经准备好了!晚上见!”

周洋曾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开幕式旗手,4日晚,在北京,在冬奥会的开幕式现场,她再度完美地完成这次重要的场内火炬传递的任务。

周洋是吉林冬奥首金获得者

自1980年开始,中国代表团一共参加了11届冬奥会,吉林选手在这11届冬奥会上总计获得了5枚金牌,长春土生土长的姑娘周洋一人拿到3枚金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周洋为吉林拿到了冬奥会首金,那一年,她还不满19岁……

从19岁的桃李年华到30岁而立之年,3届冬奥会,3枚金牌,周洋走过了一段辉煌岁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冬奥金牌榜第二人(王濛4金)和吉林冬奥选手第一人,如今的周洋已经退役,但她的心永远在那片洁白的冰场上。

冬奥三金·“圆梦”“团结”和“正名”

1999年,8岁的周洋进入到长春市业余冰雪体校练短道速滑。2006年,15岁的周洋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

2010年2月21日,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周洋以2分16秒993刷新奥运会纪录,成为中国短道速滑史上首位1500米冬奥金牌得主,同时这也是吉林省首枚冬奥会金牌,年仅19岁的周洋也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2月25日,周洋与队友配合,再次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获得了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4年后的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周洋卫冕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金牌。

周洋在冬奥赛场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枚冬奥金牌,让周洋成为吉林冬奥的“第一人”。当记忆的指针拉回到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对于冬奥赛场,周洋有着深深的眷恋,“奥运会是每位运动员的向往,参加冬奥会相当于殿堂级的比赛,奥运冠军是所有人心里的最终目标。对我来说,冬奥会是实现梦想的平台。”

从2010年到2018年,周洋参加了三届冬奥会。3枚金牌中,2枚来自1500米,1枚是接力金牌。在她心目中,哪一枚意义更大呢?

“不能比较,说实话每一枚金牌对我来说意义都不一样。”周洋笑着说,她将这3枚金牌做了一个定义——“圆梦”“团结”和“正名”。

周洋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首次夺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周洋看来,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拿到了1500米金牌,这是她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做梦的感觉,完成了一个梦想,没想到会是真的。”随后的接力金牌很有悬念,第二个冲过终点,但因为韩国队犯规拿到了这枚金牌,“这是与队友配合,团结的力量。”第三枚金牌是四年后1500米蝉联,“这让我重新证明了自己,所以说每一枚奥运金牌都意义重大。”

“女旗手”·曾希望滑到40岁

2018年平昌冬奥会,受到伤病困扰的周洋未能再次披金挂银,但她并没有遗憾。在这届冬奥会上,周洋担任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代表团参加的11届冬奥会上,吉林籍选手一共担任过3次开幕式旗手,周洋是唯一的女运动员。回想担任旗手的时刻,周洋很幸福,“以前都是看着很有成就的前辈手举国旗入场,所以当平昌冬奥会得知自己担任旗手时感觉特别激动,无比荣耀,脑海里想的就是担任旗手的决赛,要将中国代表团最好的形象展示给全世界。”

平昌冬奥会后,周洋渐渐淡出短道速滑项目,2019年她转项大道速度滑冰。这个选择经过深思熟虑,毕竟自己在短道上很难再有更大突破,伤病原因让她在训练强度上也做了重要考虑。

20年的冰上生涯,周洋一直在与伤病抗争。如果没有伤病,周洋说希望滑到40岁,“至少我也要参加北京冬奥会,毕竟在家门口比赛。”周洋对钟爱的短道速滑有着更深的期待。“毕竟我是短道人,希望中国的短道运动员都能够争金夺银,有更多选手站到领奖台。”

曾参与北京冬奥火炬展示活动

在今年的1月份,北京冬奥会火炬展示活动(长春站)暨吉林(长春大众冰雪季)举行,周洋也作为嘉宾来到现场参与活动。在接受采访时,周洋说,能够亲手捧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也算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又参与了一次冬奥会,很荣幸。

来源:中国吉林网、吉青飞扬

原标题:《吉林的骄傲!中国冬奥旗手第一人赵伟昌、冬奥三金王周洋传递北京冬奥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