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独特体验活动
冰城走出的冰壶健将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松花江畔,每年冬季都会出现一群特殊的"扫冰人"。他们不是环卫工人,而是哈尔滨冰壶队的年轻运动员们。清晨六点,零下25度的严寒中,王雪梅和队友们已经开始了每天雷打不动的冰面维护训练。
"我们管这叫'冰上芭蕾',每个擦冰动作都要精确到毫米级,哈尔滨的冰场条件比不上专业场馆,但正是这种艰苦环境磨练出了我们的韧性。"
从业余到专业的蜕变之路
哈尔滨作为中国冰壶运动的摇篮,自2003年组建首支专业队以来,已培养出12名国家队选手。现任队长李冰告诉记者:"我们大多数队员都是从学校冰壶社团被发掘的,当时连专业冰鞋都买不起,训练时要在普通运动鞋上绑防滑带。"
- 2015年世锦赛铜牌得主张磊就是哈尔滨队输送的
- 现役国家队女队三分之二队员来自哈尔滨
- 每年冬季全市举办业余冰壶联赛超过200场
冬奥会背后的"冰壶精神"
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哈尔滨籍运动员王芮/马秀玥组合创造历史性突破。他们的启蒙教练刘冬梅透露:"这两个孩子当年在室外冰场训练,手套磨破了就缠胶带继续练,哈尔滨人骨子里有种'冻出来的倔强'。"
你知道吗? 哈尔滨冰壶队有个特殊传统:新队员入队要先在中央大街表演"花式擦冰",这是对心理素质的独特考验。
随着"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哈尔滨的冰壶运动正迎来新机遇。市体育局最新数据显示,青少年冰壶注册运动员数量较五年前增长370%。也许下一届冬奥会的冰壶赛场上,又会多几位从松花江畔走出的冰壶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