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新颖赛事元素
编者按
法国当地时间8月3日,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队选手郑钦文以2-0战胜克罗地亚队选手维基奇,摘得金牌。这是中国网球队夺得的首枚奥运会女单金牌。不过很少有球迷知道,在100年前,中国也曾经有一对网坛姐妹,以高超的球技一度叱咤中国网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她们传奇的网球经历和跌宕人生。
姐妹俩的父亲
网球运动在近代从西方传入中国,逐渐从沿海城市发展到内地,从个人到球会和俱乐部,从游戏到比赛,网球运动赢得了更多人们的喜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邱飞海、林宝华、许承基为代表,涌现出了不少网球明星。与此同时,也逐渐有女性开始接触网球,其中来自内陆腹地省份山西的“王氏姐妹”,绝对是当时最耀眼的网球女明星。
说起王氏姐妹,不得不提他们的父亲王宪。宁武县,又称凤凰城,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在清代及民国期间,宁武县城名门望族中,王家大院甚为尊贵显赫,王宪更是为王氏一门增彩添色,光宗耀祖。
在英国皇家理工学院学习期间,为了尽快学习语言,王宪被安排在一位英国人家中生活。这个家族对王宪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尤其是老人的外孙女爱伦·派克,这位比王宪小10岁的英国姑娘活泼开朗,特别善解人意。她常常同王宪在一起,为他纠正还不够规范的发音,一同打网球、登山、远足。在王宪完成学业后,爱伦•派克挽着爱人的手臂,在爱的感召下,饱尝了一个月的艰辛,来到陌生的中国。很快,他们先后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孩。她们在母亲的哺育下健康成长,两姐妹中姐姐王春菁身上妈妈的血统特征较浓,妹妹王春葳则更多地具备东方人的特征。
△王宪一家合影
网球黑马的诞生
1918年,王宪、常子成等人在太原组建了由外国人和留学生组成的“万国网球会”,在大南门外建起6个网球场。这个民间体育组织有50多个会员参加,会员自筹资金缴纳会费维持活动。王宪夫妇是发起者与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常常带着孩子们一同去参加活动。两姐妹耳濡目染从小接受了网球的熏陶。当场地空着的时候,她们便上场挥舞几下。武尽杰先生和王宪是留英的同学,他的网球打的很漂亮,于是充当了两姐妹的教练。
谁成想,这姐妹俩的球艺长进很快,她们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但是由于没有太多女性打球,她们整日与男性对垒,炼就了一副男性的打球风格。后来竟然成为中国网球界的一对黑马!姐姐春菁打正手,妹妹春葳打反手,在速度、耐力、力量、技术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两人配合默契,恰如左臂右膀。
王氏姐妹打遍天下
1932年第四次全国运动会上首次开设了女子网球的比赛项目。1933年第五次全国运动会前夕,山西准备组队参加这一项目的比赛。10月10日至20日第五次全运会在南京举行。有14个省参加女子网球比赛。春菁、春葳姐妹在赛场鏖战,母亲爱伦心急如焚在看台上观战。为了平息自己紧张的心绪,她悄悄带了一瓶白兰地。每当紧张难耐之时便呷一口。每赛完一场,母女三人便兴高采烈簇拥着到邮电局去,按事前的约定给爸爸发个电报。让他一同分享快乐。
△左:王春葳;右:王春菁
《南京日报》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盛况:“山西获女网球赛锦标——全胜四川、连得三组,王氏姐妹打遍天下”。赛场归途她们应邀在沿途的开封等地举办了表演赛,每场表演都吸引了大量的女性前来观看。王氏姐妹在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推动网球运动的发展。
1935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春菁与春葳再次代表山西参加比赛,结果王春菁以不败的战绩战胜了河北、广东、南京、上海的选手,荣获第一名,王春葳获得第三名;在双打比赛中,王氏姐妹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王氏姐妹”蝉联两届全国冠军,成为闻名全国的网坛明星。
热爱,永不止息
在此后几十年里,王氏姐妹辗转世界各地,但网球一直没有离开她们的生活,就如她们一直对家乡山西的热爱,对父亲的思念。1992年,王氏姐妹在太原理工大学设立了“王宪夫妇女子奖学金”,鼓励那些优秀的女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信,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原标题:《100多年前的山西网球“姐妹花”》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