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admin | 新颖赛事元素

2018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賽季

車手冠軍:路易斯·漢米爾頓車隊冠軍:梅賽德斯

上屆:2017

下屆:2019

各國賽事各季賽事支援系列賽:国际汽联二级方程式锦标赛GP3系列賽(英语:2018 GP3 Series)

一级方程式主题

2018年世界車手冠軍路易斯·漢米爾頓

衛冕冠軍車隊梅賽德斯。圖為該隊在2018年的參賽車輛W09 EQ Power+。

2018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英語:2018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為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第69屆世界錦標賽賽事,這是由國際動力運動主管組織國際汽車聯盟所主辦的最高級別開輪式賽車賽事。各家車隊及其車手將在3月至11月期間,參賽共計21場的大獎賽,以角逐世界車隊冠軍和世界車手冠軍頭銜。

路易斯·漢米爾頓在2017年墨西哥大獎賽提前拿下他生涯第4座世界冠軍後,將以衛冕冠軍車手之姿出席本屆賽事。他的車隊梅賽德斯則是在2017年美國大獎賽取得隊史連續第4座冠軍後,以衛冕冠軍車隊的身分參加本年度賽事。漢米爾頓在2018年墨西哥大獎賽再次提前2站拿下他的第5座世界冠軍,成为继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5个)和迈克尔·舒马赫(7个)后第三位获得5个世界冠军的一级方程式车手。[1]梅賽德斯車隊在2018年巴西大奖赛提前1站赢得年度车队总冠军,这是梅赛德斯第5座车队冠军,也是连续第五年获得车队总冠军。

依據新修訂的技術規則,2018年賽季採用全新的座艙保護裝置Halo(光环)。

簽約車隊及車手[编辑]

以下為參加2018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車隊及車手:

車隊

製造商

動力單元

底盤

輪胎

车手名单

No.

正赛车手

場次

梅賽德斯AMG馬石油賽車運動車隊

梅賽德斯

梅賽德斯 M09 EQ Power+

F1 W09 EQ Power+

P

44

路易斯·漢米爾頓

全部

77

維爾特利·鮑達斯

全部

法拉利Mission Winnow車隊

法拉利

法拉利 062 EVO

SF71H

5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全部

7

奇米·雷克南

全部

奧斯頓·馬丁紅牛車隊

紅牛-泰格豪雅

泰格豪雅[註 1]

RB14(英语:Red Bull Racing RB14)

3

丹尼爾·里卡多

全部

33

馬克斯·維斯塔潘

全部

撒哈拉印度威力F1車隊 (1-12) 賽點印度威力F1車隊 (13-21)[註 2]

印度威力-梅赛德斯

梅賽德斯 M09 EQ Power+

VJM11(英语:Force India VJM11)

11

塞吉歐·培瑞茲

全部

31

埃斯特班·奧康

全部

威廉斯馬丁尼車隊

威廉斯-梅赛德斯

梅賽德斯 M09 EQ Power+

FW41(英语:Williams FW41)

18

蘭斯·斯托爾

全部

35

謝爾蓋·希洛金

全部

雷诺運動F1車隊

雷诺

雷諾 R.E.18

R.S.18(英语:Renault R.S.18)

27

尼古拉斯·賀根堡

全部

55

小卡洛斯·塞恩斯

全部

本田紅牛第二車隊

紅牛二隊-本田

本田 RA618H

STR13(英语:Scuderia Toro Rosso STR13)

10

皮埃爾·蓋斯利

全部

28

布蘭登·哈特利

全部

哈斯F1車隊

哈斯-法拉利

法拉利 062 EVO

VF-18(英语:Haas VF-18)

8

羅曼·格羅斯讓

全部

20

凱文·馬格努森

全部

麥拉倫F1車隊

麥拉倫-雷諾

雷諾 R.E.18

MCL33

2

斯托弗·范多恩

全部

14

費爾南多·阿隆索

全部

阿尔法·罗密欧薩伯F1車隊

薩伯-法拉利

法拉利 062 EVO

C37(英语:Sauber C37)

9

马库斯·埃里克松

全部

16

夏尔·勒克莱尔

全部

來源:[4][5][6][7][8][9][10]

車隊變更[编辑]

麥拉倫終止了與本田的引擎合作關係,與雷諾簽下一紙三年份動力單元供應合約。[11]該隊稱本田無法有效提供可靠且具有競爭力的動力單元,致使雙邊結束合作關係。[11]

紅牛二隊則與雷諾分道揚鑣,並在2018年與本田簽約合作,進而使得雷諾與麥拉倫促成協議。[12]紅牛在這份合約中,同意出借紅牛二隊車手小卡洛斯·塞恩斯至雷諾廠隊。[13][14]

薩伯恢復與法拉利的夥伴關係,經過2017年使用舊式動力單元後,在本年度升級至當前規格之動力單元。与法拉利同属菲亚特旗下的阿尔法·罗密欧自1987年之后时隔31年作为索伯车队的合作方回归围场。[15][16]

在匈牙利站时,本赛季一直受到资金影响的印度力量车队宣布进入托管状态,而之后由加拿大商人劳伦斯·斯托尔(英语:Lawrence Stroll)领衔的财团通过赛点英国(Racing Point UK Ltd.)这家公司宣布收购车队,而车队也更名为“赛点印度力量”(Racing Point Force India),以积分清零的新车队的姿态重新参加比利时站起的本年度余下的赛事。不过两名车手的积分将保留,而车队积分清零是为了车队在赛季结束后可以获得赛事分红。

車手變更[编辑]

菲利佩·马萨(左)結束長達15年的一級方程式賽車生涯。他在威廉斯的車手席位將由俄罗斯新秀謝爾蓋·希洛金(右)頂替。

紅牛二隊簽下2016年GP2系列賽(英语:2016 GP2 Series)冠軍皮埃爾·蓋斯利及兩屆世界耐力錦標賽冠軍布蘭登·哈特利,做為他們2018年賽季的正賽車手。[17]蓋斯利及哈特利皆曾在2017年下半季為該隊出賽。[17]丹尼爾·科維亞特卸下了在紅牛車隊及該隊車手計畫的位置,轉而加入法拉利擔任開發車手。[18]

應屆二級方程式冠軍夏尔·勒克莱尔將在2018年賽季效力薩伯車隊,首度登上一級方程式賽車。勒克萊爾曾在2016及2017年取代該隊車手帕斯卡·維爾莱茵,出賽週五自由練習賽。[19]而失去席位的維爾莱茵则离开围场,他将参加2018年的德国房车大师赛。[20]

威廉斯車手菲利佩·马萨在2017年賽季結束後,宣布從一級方程式賽車退休。[21]他的車手席位將由首度登上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前雷諾測試車手謝爾蓋·希洛金頂替。[22]希洛金在與波兰车手罗伯特·库比查的參賽席位競爭中勝出,而後者則或該隊任命為儲備兼開發車手,这是波兰人在2011年离开F1赛场后时隔7年正式回归。[23]

賽程表[编辑]

綠色表示在2018年舉辦大獎賽的國家,以黑點標記出賽道的所在位置。曾舉辦過的國家以深灰色表示,並以白點標示出當時的比賽賽道。

以下為目前計劃於2018年舉辦的21場大獎賽:

場次

大獎賽

賽道

日期

1

澳洲大獎賽

墨爾本墨爾本大獎賽賽道

3月25日

2

巴林大獎賽

萨基尔巴林國際賽道

4月8日

3

中國大獎賽

上海上海國際賽車場

4月15日

4

亞塞拜然大獎賽

巴庫巴庫市街賽道

4月29日

5

西班牙大獎賽

蒙特梅洛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赛道

5月13日

6

摩納哥大獎賽

摩纳哥摩納哥賽道

5月27日

7

加拿大大獎賽

蒙特婁吉爾·維倫紐夫賽道

6月10日

8

法國大獎賽

勒卡斯泰萊保罗·里卡尔赛道

6月24日

9

奧地利大獎賽

施皮爾貝格紅牛賽道

7月1日

10

英國大獎賽

銀石銀石賽道

7月8日

11

德國大獎賽

霍肯海姆霍根海姆赛道

7月22日

12

匈牙利大獎賽

莫焦罗德匈牙利赛道

7月29日

13

比利時大獎賽

斯塔沃洛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

8月26日

14

義大利大獎賽

蒙扎蒙扎国家赛车场

9月2日

15

新加坡大獎賽

新加坡濱海灣市街賽道

9月16日

16

俄羅斯大獎賽

索契索契國際街道賽道

9月30日

17

日本大獎賽

鈴鹿鈴鹿賽道

10月7日

18

美國大獎賽

奧斯汀美洲賽道

10月21日

19

墨西哥大獎賽

墨西哥城羅德里格斯兄弟賽道

10月28日

20

巴西大獎賽

聖保羅若澤·卡洛斯·帕塞賽道

11月11日

21

阿布達比大獎賽

阿布達比亞斯碼頭賽道

11月25日

來源:[24]

賽程表變更[编辑]

保罗·里卡尔赛道繼1990年後首度回歸世界錦標賽。

法國大獎賽繼2008年後,將在本賽季重返一級方程式賽車賽程表中。本屆賽事將回歸至保罗·里卡尔赛道,這條賽道最近一次舉辦法國大獎賽是在1990年(英语:1990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爾後的賽事便轉往了馬尼-庫斯賽道(英语:Circuit de Nevers Magny-Cours)進行。[25]為了因應法國大獎賽的回歸,同時,避免與亞塞拜然建國一百週年慶典撞期,原定於6月舉辦的亞塞拜然大獎賽提前至4月進行。[26]此外,德國大獎賽也將在停辦一年後重回霍根海姆赛道。[27]

在1999年至2017年期間,一直作為世界錦標賽其中一場分站的馬來西亞大獎賽將於本年度停辦。[28]俄罗斯大奖赛則從4月延後至9月,以填補馬來西亞大獎賽所留下的賽程空缺。[29]

規則變動[编辑]

運動規則[编辑]

因為2017年的排位罰退系統遭到廣泛批評,國際汽聯在2018年賽季提出了一系列的規則修訂。倘若車手更換動力單元零件,依然會根據更換過的零件內容,處五位或十位之罰退;然而,如果車手又再更換第二組零件,他將直接從隊伍尾端發車。[30]若有多名車手被處以從隊尾發車,則將以每位車手最近一次更換的零件來決定排位順序。[30]

起跑程序規則也將在2018年變更,即使車手不符規則的起步並未觸發自動檢測系統,賽會幹事依然有權對該車手施以罰則。[31]這項變更起因於2017年發生的幾起事件;中國大獎賽期間,塞巴斯蒂安·維泰爾未完全將車輛停在起跑格內,以致偵測系統無法正常運作;而在奧地利大獎賽,偵測系統判定維爾特利·鮑達斯的起步合法,但是他起跑時過快的反應時間遭到其他車手質疑。[31]

國際汽聯為了避免讓能力不足的車手獲准駕駛一級方程式賽車,嚴格限制發放車手參與自由練習賽的駕駛執照。車手須在二級方程式完賽至少六場,或是在三年間取得25個超級駕照點數。[32]

大獎賽週末時程將有所改變,為了吸引更多觀眾收看,大多數歐洲賽事的開始時間延後一小時。每一場大獎賽的起跑改為整點後過10分鐘展開,以便電視台能夠於整點開播後,有充裕的時間針對比賽進行賽前報導。[33]

最後,2017年舉辦於巴林的季中測試將在本季轉往巴塞隆納。[34][35]

車手安全[编辑]

MCL33(下)相較麥拉倫MCL32(英语:McLaren MCL32)(上),增加了「光環」座艙保護裝置並移除引擎上方「鯊魚鰭」設計。

歷經包括亨利·蘇爾特斯(英语:Henry Surtees)及賈斯汀·威爾森等幾起車手遭受輪胎或車輛碎片撞擊頭部的致命開輪式賽車事故後,國際汽聯宣布將在2018年首度引進強制性的座艙保護裝置。國際汽聯針對幾件方案進行測試,並採納各家車隊及旗下車手的意見回饋做為最終設計之用。[36]每一項設計必須符合在不干擾車手能見度的情況下,有效阻擋賽道上飛濺的碎片,同時,亦須在發生嚴重事故或需要緊急醫療的狀態下,不影響工作人員將車手抬出座艙的程序,[37]更針對如儒勒·比安奇及丹·威尔顿等車手面臨的嚴重事故,模擬裝置所能承受的撞擊能力。[37]最終,國際汽聯選定一具環繞車手頭部上方周圍並固定於座艙前方的叉骨狀框架「光環」(halo)。[38]光環的概念也將被採用於其他國際汽聯認可的開輪式級別賽事,包括二級方程式、三級方程式及電動方程式。[39][40][41][42]在此裝置遭受有關外觀不甚美觀的批評後,國際汽聯表示光環裝置需連同底盤一同設計,而不是在設計完成後附加之上,有鑑於此,他們將允許車隊對於光環的最終版本設計擁有部份的自由度。[43]自光環引進之後,底盤的最低重量限制將被提高,以適應裝配光環後增加的重量。[44]此外,底盤的強制性碰撞測驗新增一項靜載重測驗,此項測驗模擬了嚴重的事故狀態,將安置在液壓油缸內的輪胎朝向撞擊後的車體結構發射;底盤及光環的安裝點必須保持完好,始能通過測驗。[45]為了防止車隊利用光環獲取空氣力學增益而違背其宗旨,國際汽聯嚴禁車隊自行開發此裝置,要求他們必須向合格的供應商購買預製模型。[45]國際汽聯為了讓部分賽道更加適配光環,調降起跑號誌燈的高度並改善其能見度。[46]

輪胎[编辑]

輪胎供應商倍耐力將在2018年為各家車隊提供全新的兩種輪胎配方。[47]2017年的每一款配方將變得更軟,此外,推出「超極軟胎」(Hypersoft)及「超硬胎」(Superhard)兩款全新配方,分別成為這9款中最軟及最硬的配方。[48]超極軟胎以粉紅色標示,超硬胎則為橘色。原先的橘色硬胎將改變為冰藍色。[49]各站可使用的輪胎規則也被放寬,倍耐力將能提供更多元的輪胎配方組合。以往,倍耐力必須提供連續的配方;舉例而言,極軟胎、超軟胎與軟胎。[50]而在2018年,倍耐力將不受限制地在這些配方中間隔挑選;例如,極軟胎、超軟胎與中性胎。[50]此外,倍耐力被要求生產一組非比賽使用的輪胎配方。這款輪胎將提供各隊在其展演活動中使用,以防止車隊假借活動名義,私下進行非法測試。[30]

其他[编辑]

2018年2月1日,一级方程式组委会宣布新赛季起,将取消历史悠久的在赛前为车手举牌的起点女郎(Grid Girls),并在稍后宣布改为由青少年和儿童担当起点孩童(Grid Kids)。[51]

分站成績及積分榜[编辑]

分站成績[编辑]

場次

大獎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冠軍車手

冠軍車隊

報告

1

澳洲大獎賽

路易斯·漢米爾頓

丹尼爾·里卡多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法拉利

報告

2

巴林大獎賽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維爾特利·鮑達斯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法拉利

報告

3

中国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丹尼爾·里卡多

丹尼爾·里卡多

紅牛-泰格豪雅

報告

4

亞塞拜然大獎賽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維爾特利·鮑達斯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5

西班牙大奖赛

路易斯·漢米爾頓

丹尼爾·里卡多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6

摩納哥大獎賽

丹尼爾·里卡多

馬克斯·維斯塔潘

丹尼爾·里卡多

紅牛-泰格豪雅

報告

7

加拿大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馬克斯·維斯塔潘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法拉利

報告

8

法國大獎賽

路易斯·漢米爾頓

維爾特利·鮑達斯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9

奥地利大獎赛

維爾特利·鮑達斯

奇米·雷克南

馬克斯·維斯塔潘

紅牛-泰格豪雅

報告

10

英国大獎赛

路易斯·漢米爾頓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法拉利

報告

11

德國大獎賽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路易斯·漢米爾頓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12

匈牙利大奖赛

路易斯·漢米爾頓

丹尼爾·里卡多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13

比利時大獎賽

路易斯·漢米爾頓

維爾特利·鮑達斯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法拉利

報告

14

意大利大奖赛

奇米·雷克南

路易斯·漢米爾頓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15

新加坡大奖赛

路易斯·漢米爾頓

凯文·马格努森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16

俄罗斯大奖赛

維爾特利·鮑達斯

維爾特利·鮑達斯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17

日本大獎賽

路易斯·漢米爾頓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18

美国大奖赛

路易斯·漢米爾頓

路易斯·漢米爾頓

奇米·雷克南

法拉利

報告

19

墨西哥大獎賽

丹尼爾·里卡多

維爾特利·鮑達斯

馬克斯·維斯塔潘

紅牛-泰格豪雅

報告

20

巴西大奖赛

路易斯·漢米爾頓

瓦尔特利·博塔斯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21

阿布扎比大奖赛

路易斯·漢米爾頓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路易斯·漢米爾頓

梅賽德斯

報告

積分系統[编辑]

依照以下表格授予積分給每場賽事的前十名完賽車手:

名次

冠軍

亞軍

季軍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积分

25

18

15

12

10

8

6

4

2

1

奪冠車手必須完成75%的賽程,方能獲得全額積分。若奪冠車手未完成75%的賽程,但已跑完至少兩圈,則積分以一半計之。[註 3]假使積分排名出現同分狀況時,將比較車手獲得的分站冠軍數,決定最終的排行榜名次。[註 4]

車手積分榜[编辑]

名次

車手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1

路易斯·漢米爾頓

2

3

4

1

1

3

5

1

Ret

2

1

1

2

1

1

1

1

3

4

1

1

408

2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1

1

8

4

4

2

1

5

3

1

Ret

2

1

4

3

3

6

4

2

6

2

320

3

奇米·雷克南

3

Ret

3

2

Ret

4

6

3

2

3

3

3

Ret

2

5

4

5

1

3

3

Ret

251

4

馬克斯·維斯塔潘

6

Ret

5

Ret

3

9

3

2

1

15†

4

Ret

3

5

2

5

3

2

1

2

3

249

5

維爾特利·鮑達斯

8

2

2

14†

2

5

2

7

Ret

4

2

5

4

3

4

2

2

5

5

5

5

247

6

丹尼爾·里卡多

4

Ret

1

Ret

5

1

4

4

Ret

5

Ret

4

Ret

Ret

6

6

4

Ret

Ret

4

4

170

7

尼可拉斯·賀根堡

7

6

6

Ret

Ret

8

7

9

Ret

6

5

12

Ret

13

10

12

Ret

6

6

Ret

Ret

69

8

塞吉歐·培瑞茲

11

16

12

3

9

12

14

Ret

7

10

7

14

5

7

16

10

7

8

Ret

10

8

62

9

凱文·馬格努森

Ret

5

10

13

6

13

13

6

5

9

11

7

8

16

18

8

Ret

DSQ

15

9

10

56

10

小卡洛斯·塞恩斯

10

11

9

5

7

10

8

8

12

Ret

12

9

11

8

8

17

10

7

Ret

12

6

53

11

費爾南多·阿隆索

5

7

7

7

8

Ret

Ret

16†

8

8

16†

8

Ret

Ret

7

14

14

Ret

Ret

17

11

50

12

埃斯特班·奧康

12

10

11

Ret

Ret

6

9

Ret

6

7

8

13

6

6

Ret

9

9

DSQ

11

14

Ret

49

13

夏爾·勒克萊爾

13

12

19

6

10

18†

10

10

9

Ret

15

Ret

Ret

11

9

7

Ret

Ret

7

7

7

39

14

罗曼·格罗斯让

Ret

13

17

Ret

Ret

15

12

11

4

Ret

6

10

7

DSQ

15

11

8

Ret

16

8

9

37

15

皮埃爾·蓋斯利

Ret

4

18

12

Ret

7

11

Ret

11

13

14

6

9

14

13

Ret

11

12

10

13

Ret

29

16

斯托弗·范多恩

9

8

13

9

Ret

14

16

12

15†

11

13

Ret

15

12

12

16

15

11

8

15

14

12

17

马库斯·埃里克松

Ret

9

16

11

13

11

15

13

10

Ret

9

15

10

15

11

13

12

10

9

Ret

Ret

9

18

蘭斯·斯托爾

14

14

14

8

11

17

Ret

17†

14

12

Ret

17

13

9

14

15

17

14

12

18

13

6

19

布蘭登·哈特利

15

17

20†

10

12

19†

Ret

14

Ret

Ret

10

11

14

Ret

17

Ret

13

9

14

11

12

4

20

謝爾蓋·希洛金

Ret

15

15

Ret

14

16

17

15

13

14

Ret

16

12

10

19

18

16

13

13

16

15

1

名次

車手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來源:[53]

圖例

顏色

結果

金色

冠軍

銀色

亞軍

銅色

季軍

綠色

積分區完賽

藍色

無積分完賽

無成績完賽(NC)

紫色

未完賽(Ret)

紅色

未獲參賽資格(DNQ)

未獲排位賽資格(DNPQ)

黑色

取消資格(DSQ)

白色

未起步(DNS)

賽事取消(C)

空白

未參加練習賽(DNP)

禁赛(EX)

未到達(DNA)

没有赛车(DNC)

在賽事開始前退出(WD)

粗體-桿位

斜體-最快圈速

註記:

†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已完成90%的原定賽程,因而有排名。

車隊積分榜[编辑]

名次

車隊

車號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1

梅赛德斯

44

2

3

4

1

1

3

5

1

Ret

2

1

1

2

1

1

1

1

3

4

1

1

655

77

8

2

2

14†

2

5

2

7

Ret

4

2

5

4

3

4

2

2

5

5

5

5

2

法拉利

5

1

1

8

4

4

2

1

5

3

1

Ret

2

1

4

3

3

6

4

2

6

2

571

7

3

Ret

3

2

Ret

4

6

3

2

3

3

3

Ret

2

5

4

5

1

3

3

Ret

3

紅牛-泰格豪雅

3

4

Ret

1

Ret

5

1

4

4

Ret

5

Ret

4

Ret

Ret

6

6

4

Ret

Ret

4

4

419

33

6

Ret

5

Ret

3

9

3

2

1

15†

4

Ret

3

5

2

5

3

2

1

2

3

4

雷诺

27

7

6

6

Ret

Ret

8

7

9

Ret

6

5

12

Ret

13

10

12

Ret

6

6

Ret

Ret

122

55

10

11

9

5

7

10

8

8

12

Ret

12

9

11

8

8

17

10

7

Ret

12

6

5

哈斯-法拉利

8

Ret

13

17

Ret

Ret

15

12

11

4

Ret

6

10

7

DSQ

15

11

8

Ret

16

8

9

93

20

Ret

5

10

13

6

13

13

6

5

9

11

7

8

16

18

8

Ret

DSQ

15

9

10

6

麥拉倫-雷諾

2

9

8

13

9

Ret

14

16

12

15†

11

13

Ret

15

12

12

16

15

11

8

15

14

62

14

5

7

7

7

8

Ret

Ret

16†

8

8

16†

8

Ret

Ret

7

14

14

Ret

Ret

17

11

7

印度威力-梅赛德斯[註 5]

11

5

7

16

10

7

8

Ret

10

8

52

31

6

6

Ret

9

9

DSQ

11

14

Ret

8

索伯-法拉利

9

Ret

9

16

11

13

11

15

13

10

Ret

9

15

10

15

11

13

12

10

9

Ret

Ret

48

16

13

12

19

6

10

18†

10

10

9

Ret

15

Ret

Ret

11

9

7

Ret

Ret

7

7

7

9

紅牛二隊-本田

10

Ret

4

18

12

Ret

7

11

Ret

11

13

14

6

9

14

13

Ret

11

12

10

13

Ret

33

28

15

17

20†

10

12

19†

Ret

14

Ret

Ret

10

11

14

Ret

17

Ret

13

9

14

11

12

10

威廉斯-梅赛德斯

18

14

14

14

8

11

17

Ret

17†

14

12

Ret

17

13

9

14

15

17

14

12

18

13

7

35

Ret

15

15

Ret

14

16

17

15

13

14

Ret

16

12

10

19

18

16

13

13

16

15

EX

印度威力-梅赛德斯[註 5]

11

11

16

12

3

9

12

14

Ret

7

10

7

14

0 (59)

31

12

10

11

Ret

Ret

6

9

Ret

6

7

8

13

名次

車隊

車號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來源:[55]

圖例

顏色

結果

金色

冠軍

銀色

亞軍

銅色

季軍

綠色

積分區完賽

藍色

無積分完賽

無成績完賽(NC)

紫色

未完賽(Ret)

紅色

未獲參賽資格(DNQ)

未獲排位賽資格(DNPQ)

黑色

取消資格(DSQ)

白色

未起步(DNS)

賽事取消(C)

空白

未參加練習賽(DNP)

禁赛(EX)

未到達(DNA)

没有赛车(DNC)

在賽事開始前退出(WD)

粗體-桿位

斜體-最快圈速

註記:

†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已完成90%的原定賽程,因而有排名。

註記[编辑]

^ 紅牛使用雷諾研發之「雷諾 R.E.18」動力單元,以贊助商「泰格豪雅」冠名。[2]

^ 印度威力車隊從7月27日開始進入管理狀態。由勞倫斯·斯托爾(英语:Lawrence Stroll)團隊的賽點英國有限公司(Racing Point UK Limited)接手後,該賽車團隊在比利時大獎賽開始以賽點印度威力F1車隊(Racing Point Force India F1 Team)的隊名參賽。[3]

^ 在比賽無法進行兩圈以上時,將宣告比賽終止並將不授予任何積分。[52]

^ 如果此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同分車手擁有相同的分站冠軍數,則將比較他們的分站亞軍數,以此類推。若是這些同分車手的名次數目完全相同時,國際汽聯將以其認為最合適的標準選定排名先後順序。[52]

^ 5.0 5.1 印度威力車隊在比利時大獎賽易手後,以新的團隊重新進入F1賽事,因此被認為是新隊伍,所以以隊名撒哈拉印度威力F1車隊所進行的比賽積分也因無法遵守體育規則遭到沒收。[54]

參考資料[编辑]

^ Hamilton crowned 2018 world champion in Mexico. Formula1.com. [2018年10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16日).

^ Red Bull to run TAG Heuer-badged Renault engines in 2016. formula1.com.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Limited. 2015-12-04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 FIA approves mid-season entry from Racing Point Force India. FIA. [2018年8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30日).

^ 2018 F1 Entry List.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2018-02-01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 2018 F1 cars. Road & Track. Hearst Communications. [201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 Ferrari F1 2018, ecco la SF71H, Arrivabene: «Un pezzo d'eccellenza del made in Italy». Corriere della Sera. 2018-02-22 [2018-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意大利语).

^ Mercedes AMG F1 Power Unit M09 EQ Power+ Technical ref. mercedesamgf1.com. Mercedes AMG Petronas Motorsport. [201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6).

^ Formula 1 - Press release - Renault Sport Formula One Team reveals 2018 challenger - renaultsport.com. renaultsport.com. Renault Sport. 2018-02-20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0).

^ What a fantastic Valentine's Day, the STR13 and the Honda RA618H finally meet. twitter.com. 2018-02-14 [2018-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8).

^ 2018 Australian Grand Prix – Entry List.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2018-03-22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 11.0 11.1 McLaren Racing and Renault Sport Racing confirm partnership. McLaren Honda. 2017-09-15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 Scuderia Toro Rosso to join forces with Honda. Scuderia Toro Rosso. 2017-09-15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 Carlos Sainz joins Renault Sport Formula One for 2018. Renault Sport F1. 2017-09-15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 Renault Sport Formula One Team confirms driver change. Renault F1. Renault Sport.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8).

^ The Sauber F1 Team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Ferrari. Sauber F1 Team. 2017-07-28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 The Sauber F1 Team enters a multi-year partnership agreement with Alfa Romeo. Sauber F1 Team. 2017-11-29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 17.0 17.1 Freeman, Glenn. Toro Rosso keeps Pierre Gasly, Brendon Hartley for 2018 F1 season. autosport.com (Motorsport Network). 2017-11-16 [201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7).

^ Noble, Jonathan. Daniil Kvyat secures Ferrari Formula 1 development role for 2018.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8-01-10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 Noble, Jonathan. Sauber confirms Ericsson alongside Leclerc for 2018. Motorsport.com (Motorsport Network). 2017-12-02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3).

^ Pascal Wehrlein back to Mercedes DTM team after losing F1 sea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utosport.2018-02-07.[2018-02-14].

^ Barretto, Lawrence. Felipe Massa announces he will retire from F1 at the end of 2017. autosport.com. [2017-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Williams hints at long-term seat for Sirotkin. Speedcafe. 2018-01-21 [2018-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 Barretto, Lawrence. Robert Kubica gets Williams Formula 1 development role for 2018. autosport.com. 2018-01-16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 FIA announces World Motor Sport Council decisions.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2017-12-06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7).

^ Benson, Andrew. French Grand Prix returns for 2018 after 10-year absence. BBC Sport. 2016-12-05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Ариф Рагимов: В 2018-м россиянам будет проще посетить гонки в Баку и Сочи [Arif Ragimov: In 2018 it will be easy for Russians to visit both Baku and Sochi.]. autosport.com.ru (Manuscript). 2017-11-30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0) (俄语).

^ Takle, Abhishek. German GP future remains uncertain. Reuters. 2016-08-02 [201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 2017 race to be Malaysia's F1 farewell. formula1.com.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 Карташов, Андрей. Советник Козака: перенос Гран-при России "Формулы-1" на осень сделан в интересах зрителей [Deputy for Kozak: moving the Formula 1 Russian Grand Prix to the fall was done in the interest of spectators]. tass.ru. 2017-06-19 [201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8) (俄语).

^ 30.0 30.1 30.2 Noble, Johnathan. Formula 1 tweaks grid penalty system for 2018.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12-07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7).

^ 31.0 31.1 Stricter F1 jump start rules in 2018. Speedcafe. 2017-09-23 [2017-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4).

^ Anderson, Ben. FIA clamps down on Formula 1 practice driver licences. autosport.com (Motorsport Network). 2017-12-21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8).

^ Noble, Jonathan. F1 announces weekend schedule changes for all 2018 grands prix. autosport.com (Motorsport Network). 2018-02-01 [2018-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2).

^ F1's 2018 testing schedule revealed. Eurosport UK. 2017-07-18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2017 F1 season. ESPN. 2017-02-20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 Noble, Jonathan. FIA reveals first image of shield device and British GP test plans.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07-08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 37.0 37.1 Cooper, Adam. Six key myths about F1's halo cockpit protection device busted.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08-03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

^ Barretto, Lawrence. FIA reveals details of F1 halo crash testing for 2018.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09-21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1).

^ Kalinauckas, Alex. New F2 car revealed, to feature halo device.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08-31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 Simmons, Marcus; Barretto, Lawrence. Single-spec International Formula 3 set to replace GP3 on F1 bill.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09-01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 FIA to take cockpit protection to other categories. Speedcafe. 2017-08-24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4).

^ Isaacs, Lewis. Second-gen Formula E car turns first demo run. Speedcafe. 2018-03-24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5).

^ Cooper, Adam. Aerodynamic fairings will change halo's looks for 2018 F1 season.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07-27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Haas F1 reveals 2018 challenger. Speedcafe. 2018-02-15 [2018-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3).

^ 45.0 45.1 Halo impact becoming clearer to F1 teams. Speedcafe. 2017-12-21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 Cooper, Adam. FIA alters Melbourne start lights to address F1 halo concerns.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8-03-22 [201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 Mitchell, Scott. Pirelli to introduce new softest-compound pink-walled F1 tyre in '18.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11-12 [2018-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 Cooper, Adam; Barretto, Lawrence. Pirelli reveals details and colours for expanded range of 2018 F1 tyres. Autosport (Motorsport Network). 2017-11-23 [2018-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Pirelli unveils expanded range of F1 tyres. Speedcafe. 2017-11-24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 50.0 50.1 Pirelli confident of two-stop Grands Prix in 2018. Speedcafe. 2017-12-02 [2017-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2).

^ Formula One will replace 'grid girls' with 'grid ki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USA Today.2018-02-05.[2018-02-07].

^ 52.0 52.1 2017 Formula One Sporting Regulations. FIA.com. FIA. 2017-03-09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9).

^ 2018 Driver Standings. Formula1.com. 25 March 2018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9).

^ FIA approve Racing Point Force India F1 entry. Formula1.com. [2018年8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9日).

^ 2018 Constructor Standings. Formula1.com. 25 March 2018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3).

查论编F1车手世界冠军

1950年 朱塞佩·法里纳

1951年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2年(英语:1952 Formula One season) 阿尔贝托·阿斯卡里

1953年(英语:1953 Formula One season) 阿尔贝托·阿斯卡里

1954年(英语:1954 Formula One season)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5年(英语:1955 Formula One season)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6年(英语:1956 Formula One season)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7年(英语:1957 Formula One season)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8年(英语:1958 Formula One season) 迈克·霍索恩

1959年(英语:1959 Formula One season) 杰克·布拉汉姆

1960年(英语:1960 Formula One season) 杰克·布拉汉姆

1961年(英语:1961 Formula One season) 菲利普·托尔·希尔

1962年(英语:1962 Formula One season) 格雷厄姆·希尔

1963年(英语:1963 Formula One season) 吉姆·克拉克

1964年(英语:1964 Formula One season) 约翰·苏尔特斯

1965年(英语:1965 Formula One season) 吉姆·克拉克

1966年(英语:1966 Formula One season) 杰克·布拉汉姆

1967年(英语:1967 Formula One season) 丹尼·哈默

1968年(英语:1968 Formula One season) 格雷厄姆·希尔

1969年(英语:1969 Formula One season) 杰基·斯图尔特

1970年(英语:1970 Formula One season) 约亨·林特

1971年(英语:1971 Formula One season) 杰基·斯图尔特

1972年(英语:1972 Formula One season) 埃默松·菲蒂帕尔迪

1973年(英语:1973 Formula One season) 杰基·斯图尔特

1974年(英语:1974 Formula One season) 埃默松·菲蒂帕尔迪

1975年(英语:1975 Formula One season) 尼基·劳达

1976年 占姆士·亨特

1977年(英语:1977 Formula One season) 尼基·劳达

1978年(英语:1978 Formula One season) 马里奥·安德烈蒂

1979年(英语:1979 Formula One season) 朱迪·謝科特

1980年 阿兰·琼斯

1981年(英语:1981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尼爾遜·畢奇

1982年(英语:1982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科克·罗斯伯格

1983年(英语:1983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尼爾遜·畢奇

1984年(英语:1984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尼基·劳达

1985年(英语:1985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阿兰·普罗斯特

1986年(英语:1986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阿兰·普罗斯特

1987年(英语:1987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尼爾遜·畢奇

1988年(英语:1988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艾爾頓·冼拿

1989年(英语:1989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阿兰·普罗斯特

1990年(英语:1990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艾爾頓·冼拿

1991年(英语:1991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艾爾頓·冼拿

1992年(英语:1992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奈杰尔·曼塞尔

1993年 阿兰·普罗斯特

1994年 迈克尔·舒马赫

1995年 迈克尔·舒马赫

1996年 戴蒙·希爾

1997年 雅克·维伦纽夫

1998年 米卡·哈基宁

1999年 米卡·哈基宁

2000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1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2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3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4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5年 费尔南多·阿隆索

2006年 费尔南多·阿隆索

2007年 奇米·雷克南

2008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09年 简森·巴顿

2010年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2011年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2012年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2013年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2014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15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16年 尼科·罗斯伯格

2017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18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19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20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21年 馬克斯·維斯塔潘

2022年 馬克斯·維斯塔潘

2023年 馬克斯·維斯塔潘

2024年 馬克斯·維斯塔潘

查论编国际汽车联合会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赛季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