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斗牛士首秀就被公牛撞死,一名观众当场被吓死,双重悲剧惹争议

admin | 新颖赛事元素

上周五的夜晚,夏末的凉风还带着一丝灼热。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百年历史的Campo Pequeno斗牛场灯火辉煌,六千余名观众蜂拥而至,填满了这座圆形竞技场。人群中既有兴奋的欢呼,也有庄严的期待。对于在场的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斗牛表演,更像是一场关于传统、勇气与宿命的盛大仪式。

在场中央,22岁的马努埃尔·玛丽亚·特林达德身姿挺拔。他目光如炬,身着传统红色紧身斗牛服,外套上金线闪耀,映衬着他年轻而坚定的面容。他是S?o Man?os业余斗牛队的新秀,担任葡萄牙特有的角色——forcado。这种斗牛士不持武器、不借马力,而是赤手空拳、以肉身对抗公牛的狂野力量。对马努埃尔而言,这一夜是梦寐以求的时刻:第一次在首都登场,不仅代表家乡,更是替父亲重披那件充满荣耀的夹克。自小目睹父亲驰骋沙场,他从未想过逃避这项危险的传统。如今,他终于踏出了追随父亲脚步的第一步——却意外成了最后一步。

随着号角响起,一头近七百公斤的公牛猛然从闸门冲出,尘土飞扬。观众屏气凝神,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年轻的forcado身上。他奋勇向前,准备完成那极具挑战的“pega de cara”——正面抓角。他双手牢牢抓住牛角,试图控制其狂暴的力量,但仅仅一瞬间的迟疑,命运便改写。公牛猛烈一撞,将他高高抛起,随后如山般的身躯又将他重重压向石墙。全场惊呼四起。

马努埃尔倒在黄沙上,静止不动。队友们急忙冲上前,吸引公牛注意,拼命制服它。医护人员飞速赶来急救,却仍难挽回结局。他被送往圣若泽医院,插管、昏迷,最终在24小时后,心肺停止。那一刻,定格在8月23日。而就在斗牛场的看台上,73岁的骨科医生瓦斯科·莫赖斯·巴蒂斯塔,也因目睹惊险场面突发主动脉瘤,遗憾离世。两条生命同时殒落,注定成为一场双重悲剧。

葡萄牙的斗牛文化与西班牙截然不同。这里的斗牛不是以杀死为目的,而是人与牛之间力量与勇气的较量。早在1836年,葡萄牙王室便颁布法令,禁止在斗牛场内屠杀公牛,于是孕育了独特的形式:forcados登场,他们赤手迎敌,用团队协作压制公牛。八人一列,第一个人直面公牛,双手死死抓住牛角,其余人依次扑上牛身,最后一人扯住牛尾。借助众人合力,完成这一庄严的“pega de cara”。在葡萄牙人眼里,这不是残忍的搏斗,而是一种象征尊严与艺术的舞蹈。

与之相比,西班牙斗牛更为血腥。那里的Matador以击杀公牛为表演高潮,因此饱受争议。事实上,斗牛场上的死亡并不少见。2016年,西班牙斗牛士维克多·巴里奥便因被公牛刺穿胸膛而亡。葡萄牙同样经历过类似的悲剧,2009年,25岁的弗朗西斯科·马蒂亚斯在训练中被公牛撞击头部重伤,最终不治。

然而,这些年轻的斗牛士,并非盲目冒险者。马努埃尔出生在南部小镇Nossa Senhora de Machede,从小在牛棚与马厩间长大。他热爱动物,母亲在悼文中写道:“他从不伤害公牛,他只是用艺术驾驭它们。他爱狗,狗也懂得他的善良。”对于Forcados来说,披上那件夹克,就是接受了把生死交付给传统的宿命。他们不领报酬,却将兄弟情谊与勇气一代代传承。

更重要的是,葡萄牙的传统也赋予公牛战士般的尊严。表现勇敢无畏的公牛,会被赦免,不再走向屠宰场,而是进入种牛场延续生命。是否能获得赦免,全看其英勇表现。

然而,批评之声同样存在。许多人认为,无论是否杀牛,斗牛终究是对动物的一种折磨。社交网络上,反对者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对马努埃尔的家人而言,他的死亡并非为了胜负,而是出于尊重。他们相信,那是一种人与自然共舞的仪式。

斗牛场的黄沙记下了年轻人最勇敢的身影。荣耀与悲剧之间,往往只隔一步。而那一步,马努埃尔·特林达德,已经用生命踏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