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围棋擂台赛

admin | 新颖赛事元素

擂台赛之前,中日之间的传统围棋交流比赛为从1960年开始举办的中日围棋对抗赛。中方一开始完全无法招架,后来成绩就越来越好。到1984年,日本电气公司(NEC)着手准备赞助一个更高层级的中日交流赛。日本方面命名为“日中超级赛”,中国方面看到比赛方案后,命名为“中日擂台赛”。

第一届擂台赛开赛时,连中方也不认为己方会赢。日方的预测则是比赛最多到石田章(日语:石田章)那里就会结束,石田后面的三位超一流棋手只是挂名而已。却没有想到中方第二位出场的江铸久就连胜5场,直接请出了小林光一。江铸久成为第一位擂台英雄。

以前的中日对抗赛,中方也赢过日本超一流棋手。但擂台赛的赛制不一样。是故小林光一出战前,与日本队的后面两位棋手加藤正夫、藤泽秀行相约发誓,如果输掉本届比赛,三人就剃发谢罪(此誓言后来果然兑现)。小林出战后,不负超一流的盛名,连胜6局,直抵中方主帅聂卫平阵前。小林连胜期间,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其最重要的节目《新闻联播》中对每一局的结果都做了及时报导,使得擂台赛在中国成为万众瞩目的赛事,围棋的影响力由此极大提升。不过,小林赢的6局也并非一帆风顺:刘小光是在大优形势下一再出错最后输了1/4子,钱宇平更是胜局认输。

与小林光一的这盘棋,是聂卫平自认毕生最重要的几局棋之一。聂的赛前准备极为详密,然而对局进程中还是一度陷入绝境。但关键时刻,小林也没有下对,聂卫平最终涉险过关。小林回忆,这盘输掉之后,感觉精神都要错乱了。

之后与加藤的这盘,聂卫平打出了名手,取得完胜。聂再胜日方主帅藤泽秀行,这样中方便赢下了第一届擂台赛。这在当时被视为奇迹。这个比赛日本方面本来只打算举办一届,但中国队的胜利使得比赛得以一届一届地办下去。

第二届擂台赛,由于小林觉的五连胜,当聂卫平出场时面临着以一敌五的局面。此时有报导称,聂卫平认为中国队取胜的可能性有50%。聂后来澄清说,他是说五盘棋每一盘的赢面有50%,这样五盘都赢下来的概率只有3%。随着聂卫平一盘一盘赢下去,3%最后变为100%,这就不仅是奇迹,而简直是神话了。而且这些比赛都得到中国官方媒体的详细报导,于是中国的围棋热持续高涨。这对于围棋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前两届擂台赛,聂先后战胜了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大竹英雄,而“六超”中的林海峰和赵治勋不是日本籍,没有在擂台赛出场[註 1],这就等于说聂卫平把所有日本超一流赢了个遍,自此公认聂的棋力已达到超一流。

第三届擂台赛,先有刘小光的4连胜,后有山城宏的5连胜,最后阶段是中国马晓春、聂卫平对阵日本山城宏、武宫正树、加藤正夫。马晓春是当时中国公认的仅次于聂卫平的二号人物,而他在前四届擂台赛中出场时面对的都是已经5连胜的对手。马晓春赢了其中的小林觉、山城宏,而输给了小林光一、依田纪基。第三届擂台赛中,马晓春之后又挫败武宫正树,被认为棋力已取得长足进步。随后,聂卫平再次战胜加藤正夫,这样前三届擂台赛中方全胜。聂卫平因其在擂台赛上的9连胜而被中国围棋协会于1988年3月26日授予“棋圣”称号,这是围棋史上唯一由官方机构授予的“棋圣”称号。

第四届擂台赛,日本队先锋依田纪基连下6城,之后聂卫平虽然阻止了依田,又赢了淡路修三,却在大优下发生误算输给羽根泰正,这样最终中国队以2比7输掉了本届比赛,而聂卫平的跨届连胜纪录定格在四届共11连胜。不过第五届擂台赛中国队以8比3扳回。第六、七届赛况胶着,最后中国队都输掉。第八届中国队又以大比分输掉。这样前8届擂台赛双方战成4比4平。

第九届擂台赛,曹大元发挥出色,中国队胜出。第十、十一届则基本成了常昊的表演赛。常昊也成为擂台赛的终结者。从1997年开始,NEC把这个比赛改为一年一度的中日3对3对抗赛,一直到2001年停办。

影响

编辑

日本长期以围棋王国自居,对外交流从来采取俯视的姿态。前三届擂台赛的结果说明中国围棋至少在高度上已可与日本围棋比肩。世界围棋赛的创办就此提到日程上来。台湾实业家应昌期于1987年8月宣布筹办应氏杯,并说:“这个比赛就是为聂先生办的。”日本则抢在应氏杯前面推出了富士通杯,是为第一个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第一届富士通杯期间,韩国棋手张斗轸到中国棋手的酒店房间,对中国棋手鞠个躬,说声“谢谢!”便转身走了。把中国代表团弄得莫名其妙。猜测张的意思是:正是由于中国队屡次在擂台赛获胜,围棋才迎来其“国际元年”,他才有机会代表韩国参加世界比赛。

第一届富士通杯武宫正树获冠军,成为史上第一个围棋世界冠军。聂卫平名列第三。第一届应氏杯于次年(1989年)决出冠军曹薰铉,聂卫平获亚军。只身代表韩国参赛的曹薰铉的夺冠,在韩国掀起了围棋热。这与擂台赛在中国掀起围棋热很相似。聂卫平因擂台赛的战绩而被授予“棋圣”,曹薰铉则因首届应氏杯夺冠而被韩国棋迷称为“围棋皇帝”。数年之后,特别是在曹薰铉弟子李昌镐崛起之后,韩国成为世界大赛中夺冠最频繁的国家,直到2000年代中期。1990年代,韩国还陆续创办了几个世界围棋大赛,围棋至此完全国际化,而此时距离1985年首届中日擂台赛结束不过十年时间。

1999年,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创办,20年后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围棋赛。而围甲的各支参赛队伍的赞助人多为“擂台赛世代”的棋迷。

团队阵容

编辑

每届团队阵容以棋手出场顺序排列,首次入选各自代表队的棋手添加内链,浅绿背景表示棋手在当届比赛中未出场,金色背景表示该棋手是当届比赛的终结者。

届·年

中国 7次获胜

日本 4次获胜

1·84-85

汪见虹· 江铸久· 邵震中· 钱宇平· 曹大元· 刘小光· 马晓春· 聂卫平

依田纪基· 小林觉· 淡路修三· 片冈聪· 石田章· 小林光一· 加藤正夫· 藤泽秀行

2·86-87

芮迺伟· 张 璇· 钱宇平· 邵震中· 曹大元· 江铸久· 刘小光· 马晓春· 聂卫平

楠光子· 森田道博· 今村俊也· 小林觉· 片冈聪· 山城宏· 酒井猛· 武宫正树· 大竹英雄

3·87-88

杨 晖· 刘小光· 王 群· 钱宇平· 芮迺伟· 江铸久· 曹大元· 马晓春· 聂卫平

小川诚子· 宫泽吾朗· 石井邦生· 小林觉· 工藤纪夫· 大平修三· 山城宏· 武宫正树· 加藤正夫

4·1988

俞 斌· 陈临新· 王 群· 刘小光· 江铸久· 马晓春· 聂卫平

依田纪基· 淡路修三· 羽根泰正· 白石裕· 大平修三· 山城宏· 武宫正树

5·89-90

杨士海· 张文东· 俞 斌· 钱宇平· 江铸久· 刘小光· 马晓春· 聂卫平

依田纪基· 苑田勇一· 羽根泰正· 大平修三· 山城宏· 石田芳夫· 坂田荣男· 武宫正树

6·91-92

郑 弘· 廖桂永· 梁伟棠· 张文东· 陈临新· 俞 斌· 刘小光· 聂卫平

小松英树· 小县真树· 依田纪基· 片冈聪· 淡路修三· 小林觉· 羽根泰正· 加藤正夫

7·92-93

刘 菁· 吴肇毅· 郑 弘· 张文东· 俞 斌· 马晓春· 聂卫平

小松英树· 依田纪基· 小林觉· 山城宏· 片冈聪· 淡路修三· 大竹英雄

8·1993

周鹤洋· 邵炜刚· 汪见虹· 张文东· 陈临新· 马晓春· 聂卫平

加藤充志· 结城聪· 小松英树· 依田纪基· 淡路修三· 山城宏· 武宫正树

9·1994

常 昊· 刘小光· 陈临新· 曹大元· 马晓春· 聂卫平

山田规三生· 小松英树· 依田纪基· 山城宏· 片岗聪· 加藤正夫

10·95-96

华学明· 常 昊· 俞 斌· 刘小光· 曹大元· 马晓春· 聂卫平

加藤朋子· 三村智保· 森田道博· 柳时熏· 小林觉· 林海峰· 大竹英雄

11·1996

丰 云· 王 磊· 常 昊· 张文东· 曹大元· 刘小光· 马晓春

西田荣美· 羽根直树· 王立诚· 柳时熏· 依田纪基· 小林觉· 大竹英雄